热电偶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温度传感器,被誉为工业的“眼睛”。在高温玻璃熔制过程中,其重要性尤为突出。玻璃窑炉炉顶的温度精确控制完全依赖于热电偶的精准测量。通常采用耐高温的B型热电偶(铂铑30%/铂铑6%)等,并配备保护套管以延长使用寿命。炉顶测温点的温度直接决定了玻璃的质量和产量:温度过低,会影响玻璃熔化和成型,降低产量;温度过高,则会造成能源浪费,并缩短窑炉的使用寿命。因此,热电偶的准确测量和稳定运行对于保证玻璃生产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其在玻璃窑炉中的作用如同眼睛般不可替代。
玻璃窑炉环境恶劣,高温、粉尘和腐蚀性气体易导致热电偶过早损坏。 正确的安装至关重要,以下经验总结可供参考:
1. 热电偶插入深度及密封: 热电偶插入窑顶内表面的深度应控制在19-25毫米以内,或采用双层护套管(Double Protection)增强防护。过深插入会导致火焰冲刷和物料粉尘腐蚀,显著缩短使用寿命。 热电偶瓷管与安装孔隙之间必须用玻璃棉或玻璃纤维等耐高温填料完全填充,防止“烟囱效应”导致火焰窜出,烧坏热电偶支架和补偿导线。现场常见问题包括热电偶被腐蚀、弯曲或补偿导线烧毁,大多源于插入过深或密封不良。
2. 热电偶长度及接线盒保护: 热电偶应具备足够的长度,确保接线盒距离窑顶表面至少150-300毫米,并用耐高温材料包裹接线盒,防止过热损坏。接线盒过热会导致测量误差甚至损坏,影响测温精度。
3. 盲孔测温砖的安装及修正: 使用盲孔测温砖时,应将测温砖多插入一些,使热电偶测点基本与窑顶内壁平齐,以提高测温灵敏度。 经验表明,盲孔测温砖测得的温度通常比实际玻璃液温度低约50℃ (此为经验值,需实际验证,测点距砖外表面的距离一般为50毫米左右)。 盲孔周围的空隙也需用耐高温填料填充,防止裂纹导致“烟囱效应”。 建炉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螺丝、螺帽等杂物掉入盲孔,建议预先用纸张或木块堵塞,方便后期安装热电偶。
总而言之,热电偶的正确安装和维护对玻璃窑炉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以上经验旨在提高热电偶的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